9月12日,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四。报告指出,75年以来,陕西农业实现了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转变,陕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,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
新中国成立之初,陕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7.99亿元,1978年增加到36.27亿元。到2023年,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24.91亿元,增加值2796.51亿元,年均增长8.9%。
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。1949年,陕西粮食产量仅329万吨,1978年达到800万吨,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。
1984年,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3.50万吨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,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,结束了陕西吃粮靠调进的历史。
2023年,全省粮食产量1323.66万吨,年均增长1.9%,粮食生产步入又稳又快的发展阶段,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有力支撑。
从蔬菜生产情况看,新中国成立初期,陕西蔬菜生产匮乏,需求问题较为突出。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“菜篮子工程”的推进,蔬菜生产在品种选育、育种技术、设施栽培、无公害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。
1985年,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81.99万亩,产量297.16万吨。为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,蔬菜产业快速发展,大量的时令新鲜蔬菜销往外地,促进了菜农收入增长。
2023年,全省蔬菜播种面积837.5万亩,产量2151.2万吨,比1985年增加655.51万亩,人均占有量544公斤。
从水果生产情况看,1949年,陕西果园面积5.89万亩,产量8.21万吨。
改革开放以来,全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,不断加大以苹果为代表的优势特色果品种植规模,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、产量不断提高、种类更为丰富。
2023年,全省果园面积1745.55万亩,年均增长7.9%;园林水果产量2092.54万吨,年均增长7.7%。
2023年,苹果产量1375.12万吨,是1949年的3353.9倍,年均增长11.4%;猕猴桃种植面积101.01万亩,总产量146.3万吨,人均占有量37公斤。
75年来,陕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和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,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,特别是近年来,全省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,大抓科技赋能与改革驱动,聚力培育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,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扎实推进。
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。国土“三调”数据显示,全省现有耕地面积4401.51万亩,其中灌溉耕地面积1455.08万亩,占比33.1%。到2023年底,全省已累计在永久基本农田内建成高标准农田1447万亩,占全省337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42.8%,为稳定粮食产量发挥了巨大作用。2023年,完成18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,恢复灌溉面积81.4万亩,灌溉面积3477万亩次,有力保障全省农业生产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陕西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,提高农民生活水平。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,增加到2023年的16421.94元,年均增长11.3%。
随着收入来源多元化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,群众满足自身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愿和实力越来越强,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,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改善。
2023年,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89.73元,从最初的低水平求温饱阶段,到将更多的开支用于除衣食住行外的医疗健康、文化教育和生活耐用消费品等方面,居民收入快速增长,生活质量显著提高。
159336998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