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条新修的灌溉渠道将农田分隔得整整齐齐,汩汩清泉顺着渠道流出,润泽万亩良田,流入山野镇村。这是今夏连州市连州镇龙口村、沙子岗村、水湃塘村一带农田灌溉的场景。
今年3月,龙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(连州段)支渠建设完成并通水,改善了附近约1.53万亩农田灌溉条件,有力提升了春耕夏种保灌能力。
水利是农业的命脉。近年来,连州市水利局通过对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加固改造、标准化创建等,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水利支撑,以水利发展推动农业发展,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龙口灌区建于1957年,横跨连南、连州两地。灌区连州段原设计灌溉面积为1.78万亩,灌渠长13.139千米,惠及连州镇龙口村、沙子岗村、水湃塘村等多个村。灌区内土壤肥沃,是连州镇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。
受修建时经济条件限制,龙口灌区连州段大部分为土基渠道,由人工开挖及填筑而成。20世纪50—70年代,灌区管理较好,干渠可输水至连州境内灌区进行灌溉。后由于年久失修,灌区渠道淤积、坍塌、漏水严重,部分渠道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拆除,失去水源,灌溉面积锐减。21世纪初,许广高速公路修建时,龙口灌区连州境内部分干渠被埋没后未修复,导致水渠已断流20多年。
农田缺水问题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。“尤其是地势高的水圳基本没有水,村里500亩的田因缺水只有250亩左右能耕种。”龙口下村69岁的“老村长”邵理论介绍,当地不少农田过去因缺水改种一季水稻,甚至由水田变为旱地,只能种树或番薯、蒜等旱地农作物。
缺乏灌溉水资源的农田种植收益低,也无法吸引农业公司整合农田规模化种植。龙口村党支部书记邵振兴说,近年该村部分耕地进行了“旱改水”改造,“但承包农田的农业公司因缺水运营艰难,卖完稻谷也不够灌溉用水的抽水电费等生产成本。”
类似的情况也曾困扰着西岸镇当地村民。西岸镇是连州市农业大镇之一,其农田灌溉用水主要依靠兰管水库。
兰管水库灌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,涉及附近石马、冲口、溪塘、东江、西岸、河田、马带等村庄的农田灌溉。石马村党支部书记袁智勇介绍,兰管水库灌区原渠道以土渠为主,并且后期维护管理较差,灌溉渠道崩塌淤积严重,导致村里的农田灌溉比较困难。
据统计,连州市有潭岭、良塘、兰管水库等中小型灌区92宗,灌溉面积共32.53万亩。其中中型灌区7宗、小型灌区85宗,大部分灌区建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,普遍运行时间长,存在渠道老化、渗漏严重和崩塌、损坏现象,灌溉面积缩减严重,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。
当前晚稻种植基本完成,正值灌溉用水高峰期。在连州镇龙口村的农田旁,完成改造的灌溉渠道水量充足,源源不断供应周边农田,保障晚稻秧苗茁壮生长。
从去年8月开工,不到一年时间,龙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(连州段)13千米支渠建设已全部完成并顺利通水。
龙口灌区改造后,改善了连州镇龙口村、沙子岗村、水湃塘村等村约1.53万亩农田灌溉条件,有效解决近3000亩垦造水田用水。“工程完成通水后,农业耕作不再依靠电力抽水,提升了村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,更有利于今后重新整理‘旱改水’农田,让‘小田’变‘大田’。”邵振兴说。
“以水定产”揭示了水资源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,要实现粮食稳产增产,首先要保障农业灌溉用水。
连州紧抓国家水利高质量发展契机、紧跟推进粮食安全生产战略,大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,将连州市农村水利保障工程(连州市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建设工程)纳入连州市2022年地方项目债项目库,计划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分年度、分批次完成西岸镇兰管水库灌区、龙坪镇上兰靛水库灌区、龙坪镇围子水库灌区、连州镇龙口灌区、保安镇良塘灌区5宗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,估算总投资3.17亿元,治理渠道长约173.41千米。项目完成后,累计改善、恢复6.33万亩农田灌溉面积。
2022年6月,位于西岸镇的兰管水库灌区加固改造工程率先开工建设。这条涉及9个村庄、总长约30公里的灌溉渠道,在今年4月已基本完工。经过加固改造,1.02万亩灌溉面积得到恢复改善,大幅度提高了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
“兰管水库灌区改造完善后,石马村预计有2000亩农田从中受益,解决了村民耕种用水难的问题。”袁智勇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灌区改造前,西岸镇的连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菜心基地供水基本靠抽水,而随着渠道改造完工,基地农田供水量增加,每年可节省抽水电费上百万元。
灌区建设过程中,连州强化部门联动,充分发挥连州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市水利局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、市自然资源局沟通,多次召开碰头会、协调会,注重大中型灌区建设与高标准农田、垦造水田的有效衔接,并通过研讨图纸、深入调研,科学调整设计方案,充分发挥中型灌区水源优势,做好田间地头灌溉“最后一公里”建设,有效解决“肠梗阻”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灌区改造项目线长面广,一般涉及多个乡村。项目建设期间,连州市水利局充分征求群众意见,多次联合有关镇乡深入各村开展调研,结合乡村振兴及“百千万工程”,充分了解村民用水、灌排需求,合理设置出水口、水铺头、人行桥等配套便民设施,科学优化设计方案,真正做到灌区为民所用,激活县、镇、村三级水利发展活力。
除兰管水库灌区、龙口灌区外,连州此前已完工的中型灌区改造工程还有潭岭灌区、小水坪水库灌区。
其中,潭岭灌区加固改造工程于2019年完成,灌溉范围覆盖连州市星子镇、大路边镇2个镇,设计灌溉面积达5.5万亩,加固改造渠道约120千米,累计恢复、改善农田约3万亩。小水坪水库灌区于2012年完成加固改造工程,灌溉范围覆盖丰阳镇、东陂镇和西岸镇,设计灌溉面积达2.86万亩,加固改造渠道约56.5千米,累计恢复改善农田约1万亩。
灌区改造完工后,连州加快提质提标,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,潭岭灌区在2023年2月成功获得“广东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达标灌区”称号。同时,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2016—2022年先后完成潭岭灌区、小水坪灌区、兰管灌区、龙口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,累计完成中型灌区改革面积11.01万亩,安装自动计量设施50套,为连州市高效节水灌溉和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。
连州对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加固改造、标准化创建等,解决了部分中型灌区水源引调问题,打通了“灌区水源—干渠—田间地头”渠系的“任督二脉”,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灌排体系,为粮食安全生产筑牢了基础。
连州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上兰靛灌区、良塘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预计在今年9月底开工建设,项目完成建设后可改善2.68万亩农田灌溉条件,有效整合6600亩高标农田、2135亩垦造水田。
农田水利“三分靠建,七分靠管”。当前,随着这些灌区改造项目的逐渐完工,如何做好灌区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,让农民持久受益?这一问题值得深思。
目前,连州7个中型灌区均未设立专门的管护机构,仅由灌区所在镇(乡)、村委会分段负责清淤修补等工作,并且灌区管理里程长,需要投入较多人力与资金,且目前未配套相应的养护资金,管护困难。据了解,连州拟成立大中型灌区管理所,落实经费、人员,做到“五有四保障”;同时加大节水宣传力度,促进节水减排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。
要让粮食稳产高产,“堵点”不仅存在于灌区改造与管护,务农劳动力流失、农田无人耕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因此,除了继续完善灌区配套渠系外,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,用农业机械替代人工耕收,改善农业生产作业条件,也是当前田坎上的头等大事。
当然,以上的问题与挑战,在不少农村地区都一定程度存在,还需要各方运用智慧,结合实践去面对与化解。
15933699878